已經好久、好久沒有更新進度了。
大概有幾年沒有UPDATE旅遊資訊了吧。
在這幾年間發生了很多事,不僅大幅增加日本旅遊的次數,還到英國跨年、到德國的無限速高速公路飆車,最後居然在京都買了房子,目前住在日本京都市。
不過就算是住在日本,也沒閒著,每個月都還是會飛到日本各地去旅遊。所以其實在與之前的文章之間的這段時間內,有著非常、非常多的旅遊「黑數」存在。
在日本的旅遊其實已經有點像是國內旅遊的性質了,而且現在又要帶了個小小孩,旅遊的安排上與之前有著顯著的不同,大多是以點狀放射式的旅遊為主,地點選擇也不會有太過於成人取向的地方。
到底為什麼這幾年間沒有繼續寫旅遊記事?除了自己的工作、家庭佔據許多時間外,其實有點疲乏...
疲乏的原因大概是整理照片相當辛苦,整理完照片後要經過些許後製,之後還要編撰文章,這些原本只是用來作為記錄旅程的功能,漸漸的變成我的負擔,讓我失去了動力。
那現在可能要問我,為什麼反而在這部落格式微而視訊當道的年代卻又要開始寫起部落格?
我想是因為相較於製作影片,我還是比較喜歡拍照,相較於以影片方式呈現,圖文方式比較能保留些隱私感。另外在時間的考量上,我們於半年前來京都居住後,雖然有帶個小拖油瓶,但自己的時間與在台灣時相較變得較為餘裕、也買了車所以機動性高、之前所累積的ANA里程足夠讓我們飛來飛去不憂愁,所以也走訪了更多地方,在這悠閒的氛圍下,慢慢的又讓我燃起寫部落格的熱情。
但是雖然是想再度撰寫旅遊相關資訊,但同時我也想要改變這部落格的寫作模式,尤其是旅遊相關文章。畢竟這些文章也是要給其他網民瀏覽的,所以文章的內容會以更簡要、較少日記心情敘事的方式來撰寫。
在文章的結構上我想主要以照片為主,景點介紹的部分,除非列為秘境等級的景點,其餘周知的景點就不多做介紹,以觀賞照片為主。
若為秘境系列,我會稍微詳加介紹並予以評等,諸如:到達難易度、天候季節限制度、一瞥驚嘆度、巂家帶眷適合度、景點間密集度、遊客多寡及故事性等
而這篇算是重開文,底下是以去年(2019)11月間的賞楓照片做個整理。列出20所紅葉,讓大家看紅葉一次看到膩!
當時的設備並未從台灣帶過來,甚至大部分都是IPHONE XR的手機照,最近我已經把一部分鏡頭、腳架帶來日本,並增購CANON EOS R無反單眼,接下來又是重新開啟練習攝影的時候了。
1.京都永觀堂
2、京都高雄神護寺
3、京都山科昆沙門堂
4.琵琶湖バレイ
5.比叡山延曆寺
7.高野山金剛峯寺
8.和歌山城
9. 京都金閣寺
10.京都琉璃光院
11.京丹後天橋立
12.京都市曼殊院門跡
13.京都市圓光寺
14.京都詩仙堂
15.京都市東山區百萬遍知恩寺
16.京都上賀茂神社
17.京都大學
18.京都東寺
19.京都嵐山高雄パークウェイ
20.兵庫縣姬路市姬路城